米志米NIZHINI是一家专业制造阀针阀套,阀针热流道的厂家,主要致力于阀针和阀针套的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

米志米阀针热流道
全国统一热线:

15999700836

产品展示

联系我们

东莞市米志米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东莞市甬泰模具配件有限公司

联系人:刘先生

手机:15999700836

电话:0769-89789838/89875590

传真:0769-87929386

QQ:3451904589

邮箱:NIZHINI@126.com

点击查看更多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一种阀针封胶套的制作方法

2019-02-19 16:08:44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阀针封胶套,属于注塑模具的热流道技术领域。
 
 
阀针封胶套是所有针阀式系统上的一个重要封胶配件,中间精密孔为阀针配合孔,顶端外部M17外螺纹为拆卸螺纹,侧边有一个2.5mm销孔为止转孔,下端精密部位是封胶重要的位置。此结构为防止系统漏胶、拆卸方便而设计,但依旧有漏胶和拆卸困难情况出现。
 
现有的阀针套如图4所示,这种阀针套存在如下缺点:1、阀针封胶套是过盈公差配合并且是人力敲打安装,在注塑过程中容易出现漏胶,导致无法生产,严重降低了生产效率;2、维修拆卸比较困难,增加了人力和物力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阀针封胶套,通过将其下端改成螺纹式连接且底部增加配合位达到封胶效果,螺纹连接具有紧固性使其更加牢固避免漏胶,上端增加六角扳手位,使其安装、拆卸方便灵活。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阀针封胶套,包括封胶套本体,所述封胶套本体的中心沿其轴线设置有供阀针穿过的精密封胶可变孔,所述封胶套本体的下端部外周面设置有密封螺纹,所述密封螺纹下方的封胶套本体外周面上设置有封胶面,所述封胶套本体的上端部外周面设置有六角扳手位。
 
前述的一种阀针封胶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六角扳手位上的封胶套本体外周面设置有配合面。
 
前述的一种阀针封胶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面的外径小于所述密封螺纹的外径。
 
前述的一种阀针封胶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螺纹为M18型螺纹。
 
前述的一种阀针封胶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面的外径为所述密封螺纹的外径的2/3-4/5。
 
前述的一种阀针封胶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面的外径为所述密封螺纹的外径的3/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阀针封胶套结构下端改成螺纹式连接且底部增加配合位达到封胶效果,螺纹连接具有紧固性使其更加牢固避免漏胶,上端增加六角扳手位,使其安装、拆卸方便灵活,此结构是用在所有针阀式系统上的一种重要封胶的配件,新的结构完全解决了漏胶和安装拆卸困难情况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客户的生产效率,减少了系统的维修,降低了人力、物力等,总体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阀针封胶套,包括封胶套本体,所述封胶套本体的中心沿其轴线设置有供阀针穿过的精密封胶可变孔31,所述封胶套本体的下端部外周面设置有密封螺纹32,所述密封螺纹32下方的封胶套本体外周面上设置有封胶面33,所述封胶套本体的上端部外周面设置有六角扳手位34。
 
阀针封胶套3的装配图如图3所示,其安装在冷却板1和分流板2的连接处,阀针4从冷却板1上端插入,穿过阀针封胶套3后至分流板2中。通过将阀针封胶套结构下端改成螺纹式连接且底部增加配合位达到封胶效果,螺纹连接具有紧固性使其更加牢固避免漏胶,上端增加六角扳手位,使其安装、拆卸方便灵活,此结构是用在所有针阀式系统上的一种重要封胶的配件,新的结构完全解决了漏胶和安装拆卸困难情况的出现,同时由于密封螺纹32的存在,封胶面33的长度相比于现有的阀针封胶套大大减小,不仅便于拆卸,而且降低了加工成本,大大提高了客户的生产效率,减少了系统的维修,降低了人力、物力等,总体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所述六角扳手位34上的封胶套本体外周面设置有配合面35,使其不受热胀冷缩的影响,这样可以确保与阀针定向精准配合,避免系统漏胶。本实施例中,所述配合面35的外径小于所述密封螺纹32的外径。
 
所述密封螺纹32为M18型螺纹,便于装配。本实施例中,经过反复试验,配合面35的外径为所述密封螺纹32的外径的2/3-4/5时,效果较好,在配合面35的外径为所述密封螺纹32的外径的3/4时,效果最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阀针封胶套,通过将其下端改成螺纹式连接且底部增加配合位达到封胶效果,螺纹连接具有紧固性使其更加牢固避免漏胶,上端增加六角扳手位,使其安装、拆卸方便灵活。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